绿化未来
在中国,每一位青年每年要求种一棵树。我一直在参加这一活动。每年春天,当我外出栽树时,我就会沉浸在大自然的美丽中。我会注视着蓝天,注视着远处的青山,注视着绿叶映衬下闪烁的阳光。开始干活时,我们把每一棵小树苗都看作是一个生命。我们认真地把它的根部培上土,让它喝足水。在我的心目中,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母亲;作为她的孩子,我们应当照看她,热爱她。
正如大家在电视上所看到的,去年夏天,整个中国东南部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泛滥,淹没了成百上千座村庄,剥夺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。然而,与此同时,北方黄河流域的人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干旱。连续二百多天,黄河没有一滴水流进大海。就在那个夏天,我乘火车从南方到北方,跨过了这两条大河。在长江,大雨滂沱中波涛汹涌,小船在江中上下颠簸。而在另一条大河上方,我只能看到干涸的黄河河床,渡船静静地搁在那儿。看到这两条大河截然相反的景象,我感到心底一阵阵疼痛。这些水旱灾害的成因相似:数十年来,我们一直在这两条大河的上游和中游砍伐树木。
大自然造就了我们的文明。我们来自大自然,靠她的营养成长,然而我们却常常喜欢将我们自己看做是她的主人。我们一直试图征服她,让她成为我们的奴隶。结果,大自然痛苦地痉挛,失去了她的新鲜的空气、干净的水和肥沃的土壤。我们滥用大自然,现在正在受到惩罚。我们懂得,我们不应再继续滥用大自然,不应再将我们的财富建筑在她的赐予上。相反地,我们应该照看好我们的大自然母亲,就像她照看我们一样。
中国古代哲学家一再强调天人合一乃是最高的美德。一些人倡导中庸之道;另一些则倡导与世无争。不幸的是,这些闪耀着智慧的思想火花在历史上湮没了两千年。现在到了该将这些言论付诸行动的时候了。
来英国之前,我在报纸上读到,为了防止土壤进一步遭到腐蚀,中国西部地方政府已经禁止砍伐树木,为先前的伐木工人提供新的工作。读到这里,我心里轻松多了。与此同时,我还是注意到仍有许多人无视对大自然的破坏。环境问题说到底还是社会问题。只要有人还在以牺牲大自然为代价追求短期效益,大自然就必将继续受害。运用技术手段恢复大自然而不是剥夺她,我们应有长期规划。对于大自然母亲和她的所有孩子,我们应当显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。
我出生在中国的一个西部省份,在那儿我曾遇到过一位退休伐木工人。他对我说,在他退休之前,他曾获得一枚奖章,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个砍下10万棵树木的工人。然而,在他退休之后,他下定决心要栽下双倍的树苗。我至今还能回想起他那饱经风霜的脸和两只又粗又大的手。我祝愿他依旧健康。我祝愿他栽下的树苗枝繁叶茂。而最重要的是,我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像这位老人一样,在从大自然取走的同时,双倍地偿还她。用我们的双手,绿化我们的未来。
返回